时间:2025-03-28 03:27:05 编辑:茜柔
根据回复你的中班数学数数数到10。
1. 因为中班数学课程主要以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数字概念为主,所以数数到10是最基础的要求。
2. 数数到10是培养孩子对数字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中班数学要求孩子数数数到10。
中班的小朋友可以要求从一数到100,因为中班的小朋友都比较聪明,而且现在很多生活中学习中都会用到数字,所以数字很重要,如果孩子在中班学会了1到100的数这样子对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
数学学习口诀——凑10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数加小数,
先把两数换位
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数学是抽象的,容易令幼儿感到枯燥无味,要使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就要创设轻松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使其主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其思维、理解记忆、让幼儿在游戏中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分析,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分与合的关系,从而使幼儿由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学习。
第一阶段: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认知
2.会唱数
3逐步学会手口协调
第二阶段: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1.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幼儿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样多,中期能认识第几,前后顺序
2.能按数取物
3.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了数序的概念
没事可以慢慢教,一年级还有一年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中班幼儿学会数数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认知能力,能够将事物进行数量上的统计和归纳。
这也可能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学会了计数和记录数字的能力,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
每天练习,可以先从一到十数,在整十整十的数,然后从一到一百慢慢数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盒子与其用途。
2.?利用废旧物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3.?按照盒子共同特征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盒子若干个(泡沫盒、纸盒、铁盒等),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盒子 1.?出示盒子:这是什么?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分组观察讨论。
3.?师幼小结。
4.?幼儿操作讲述,比较盒子的不同。
相关文章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