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育儿吧!

育儿吧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分娩

秋天的怀念写儿子情绪的前后变化。?

时间:2025-03-25 01:13:31 编辑:美彩

1)史铁生高位截瘫,脾气变得暴怒无常,他是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老师引:“双腿瘫痪后,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学生接:……玻璃砸碎)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猛地把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2)作者觉得活得没劲。课文有一句话,请大胆想象,作者又会怎么样呢?(屏显)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我不禁暗暗流泪,泪就像那落叶一样唰唰啦啦……

——我会想起小时候像落叶一样尽情奔跑的情景,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

(3)“我”就像这落叶,活着还有什么劲儿!一个21岁的青年人,原来活蹦乱跳,现在坐在轮椅上发脾气。若他是你朋友,或者你亲人,你该怎么劝劝他?

——人没有双腿,不一定就会变得懦弱;人没有双腿,还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虽然你的腿瘫痪了,但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4)老师:你们讲得都好,但设身处地地想想,对一个刚失去双腿的暴怒无常的青年来说,他能听进去吗?(听不进去)

(5)面对这样的儿子,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怎么做的?

——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北海的菊花开了……”让他不要再想那些伤心事。

——母亲是个爱花的人,她热爱生活,也要让儿子热爱生活。

——对于“跑”和“踩”那一类的字眼儿,母亲很敏感。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瘫痪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

(6)课文还有几处也是形容母亲“悄悄地”的动作,读一读。(屏显)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7)去掉“悄悄地”,品读上面三句话,任选一句谈理解。

——第一句:如果母亲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随便出去,根本体会不到母亲对儿子特别细心。

——第二句:不用“悄悄地”就体会不到母亲的苦心。她想让儿子尽情发泄一下,就又“悄悄地”进来,这就更体现母亲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扰儿子。

——第三句:说到“跑”和“踩”,又“悄悄地”躲出去了,母亲对自己的话很敏感,怕儿子伤心,在儿子面前特别小心翼翼。

(8)品读“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扑”下去的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

——“(母亲)抓住我的手”,“抓”的不仅仅是“我”的手,抓的是“我”想要死的欲望,她怕“我”轻生,让“我”必须好好儿活下去。

——母亲的“忍”:儿子的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忍住的还有对儿子的抱怨;还有隐瞒自己的病情,她的肝癌已经到晚期。病入膏肓的母亲,她自己活着也很苦啊!

——一个肝癌晚期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而且还知道自己就要死去,却没有望着雁阵砸玻璃,没有听歌声摔东西,没有大喊“我可活什么劲儿”。她为儿子忍着。

——这里的“忍”除了忍住对儿子的抱怨,还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母亲真是太伟大了!

(9)“咱娘儿俩……好好儿活……”这“好好儿活”究竟要告诉儿子什么?

——她要用仅有的时间陪伴儿子一起好好儿活;她要儿子坚强地活下去,不要发脾气,不要被病痛压倒;她要告诉儿子面对生活的打击要学会忍受……

猜你喜欢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