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7 11:10:26 编辑:钰雅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
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
大图。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复习10的加减法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四、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活动情况。
2、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用具。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
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 大图。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复习10的加减法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四、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活动情况。
2、组织幼儿收拾整理用具。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欢迎你们!米老鼠、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答错不奖励也不惩罚。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幼儿:33=6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奖励。 3、师:现在请各队的二号选手答题。(依次进行) 小结:第一关六轮必答题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小朋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米老鼠队现在暂时领先,但唐老鸭和小熊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
1、退位减法要牢记,先从个位来减起;
2、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记;
3、如果隔位退了1,0变十来最好记。
4、孩子孩子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5、凑十法简便易行,思考过程有“一看(看大数),二拆(拆小数),三凑十,四连加”
6、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如果你是家长,就从孩子的生活着手,孩子的学习方面是从生活中积累的,不要把孩子埋在书本作业本中,平时在家玩也可以教的,例如准备吃饭了,叫他拿家里人用的碗,1个碗加一个碗,等于几个碗?等他数完顺便用筷子摆成个+,三个碗,妈妈拿了一个碗,还剩下几个碗,同时也可以用碗筷摆成一个算式题目……特别是去逛街买他喜欢的玩具,他会算得更快。生活就是学习,书中的知识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你是幼儿园老师,教加减法时,先叫1个小孩出来并说1,再叫1个小孩出来,并说1,然后再数一次1、2,接着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强调1个人+1个人等于2个人……,用完小孩,再用图片人物、积木或者棍子等等,用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比较有兴趣的。
教授幼儿园大班10以内加减法应该遵循以下步骤:步骤一:教授数字首先,让幼儿认识数字,从1到10进行数数,鼓励他们在每日生活中数数,例如数玩具、数餐具、数书本等。步骤二:教授加法教幼儿园大班10以内加法时,可以使用配合物的方法,例如把玩具、果汁袋、餐具等物品放在一起,让幼儿数出总数,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加法。另外,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往往对游戏很感兴趣,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教授加法,例如给幼儿两个方形板上贴上一些颜色不同的小方块,让幼儿把两个方形板合成一个,并数出小方块的总数,这样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加法本质。步骤三:教授减法教授幼儿园大班10以内减法时,可以使用拆分法,例如,给孩子两个塑料球,让孩子数出总数,再扔掉一个,这样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减法本质。同样,还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教授减法,例如把细长的棒子折成两半,然后让幼儿拿掉一小段,让他们数出剩余的棒子长度,这样幼儿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减法。步骤四:巩固训练在教授完加减法后,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强化幼儿的加减能力。例如在买东西时,让孩子解决物品价格的问题,或是在家里,让孩子参与到分配饼干、糖果等食品的过程中,并引导他们用加减法进行数学运算。最后,不要忘记夸奖孩子们的表现,为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动力和信心。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是从小班开始贯穿的,小班不要求写只要会认就行。中班是会写只要数字的排列顺序大班就可以叫十以内的加减法了。这都是为了上小学打基础
要让宝宝熟练的数数,从1到20,甚至到100,然后先交十以内的加减法,可以数手指头,也可以摆积木,摆玩具,还可以,自己画小图案加减,十以内的熟练以后,再加上一个整数十,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首先就是要让孩子区分10位和个位的。要让孩子知道个位增加到10,十位加一,个位为0。然后就是先从10以内加减法开始,只要他理解了个位和10位的关系,然后再理解了借位减法,进位的加法,那么无论是30还是40,他应该都会明白的。
所以不要着急让他学习30以内加减法,我们是要让他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概念。十以为加减法的掌握。然后就是十位的借一和进一区分。
课程目标:
1. 认识1到10的数字,理解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
2. 学习数的顺序,尝试从1到10进行排序。
3. 通过比较数字大小,理解数字的相对大小。
4. 学习10以内的数学符号,如“<”、“>”、“=”。
课程材料:
1. 1到10的数字卡。
2. 数字排序卡。
3. 数字比较卡(例如,一个有3个苹果的图片,一个有5个苹果的图片)。
4. 数学符号卡。
课程步骤:
1. 热身: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唱一首数字歌,激发他们对数字的兴趣。
2. 导入:老师出示数字卡,向幼儿们介绍每个数字,并解释它们代表的基数意义。
3. 新课:
a. 老师出示数字排序卡,引导幼儿们理解数字的顺序。例如,老师可以问:“哪个数字在1的后面?哪个数字在3的前面?”
b. 老师出示数字比较卡,引导幼儿们比较数字的大小。例如,老师可以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c. 老师出示数学符号卡,向幼儿们介绍这些符号的含义,并引导他们用这些符号进行数字比较。例如,老师可以问:“3和5哪个更大?为什么?”
4. 实践:
a. 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用手指做出数字的形状,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记忆。
b. 老师出示一些实物(例如小球、木块等),让幼儿们数一数有多少个,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5. 总结: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数字的基数意义、顺序、大小和符号。
6. 延伸活动:
a. 让幼儿们在画有10个物体的图片上涂色,加深他们对数字的理解。
b. 让幼儿们回家后向父母展示他们今天学习的数字和符号。
课程评估:
老师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如果发现有幼儿理解不够深入,可以加强个别辅导。
相关文章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