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0 20:35:21 编辑:楠惠
通常宝宝的一些大运动都是有顺序的,先是学会趴、翻身;之后才会学会坐、爬,最后才是站立与行走,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通常宝宝在十个月大时可以站立,而且此时站立是脚尖着地的,这个时候家长不必着急着让宝宝练习站立,还是要多让宝宝爬行,之后大概到了一岁左右宝宝就可以扶着站,这时是正常的。
宝宝到了可以站立的时候,家长才能采取下面的方法帮助宝宝练习站立:
1、两手扶站:想让宝宝学习站立时,注意要从易到难慢慢地进行。一开始的时候,家长可用双手放于宝宝的腋下,帮助它练习站立。等到宝宝两手扶站已经比较稳定时,就可以用一只手将宝宝扶着站,也可以让宝宝一手扶着站,然后用另外一手去拿玩具。
2、练习独站:家长两只手在宝宝的腋下扶着,让宝宝背与屁股靠着墙,注意两足跟稍稍离开墙,然后双下肢稍分开一些让其站稳,再将双手慢慢放开,然后鼓励宝宝独站。
可明确宝宝目前会扶站,慢慢练习扶着走路,再自己走路。一般得2至3个月左右,宝宝就会自己走路啦
如果宝宝扶着能走,大约经过2个月能够走路。按照多数宝宝的生长发育规律,10个月左右会抓着栏杆或者扶手能够站立,甚至抓着扶手走两步。如果给宝宝一个小推车,能推着车走几步。此时扶着宝宝也能走几步,但需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宝宝腿部肌肉逐渐得到锻炼,而且平衡能力逐渐掌控,通常14个月左右,可以尝试练习走路。
宝宝刚开始走路,可能需要两个胳膊平衡,半天迈一步又不敢走,然后蹲下一会,慢慢试着又起来迈一步,需要经过逐渐的锻炼,14个月左右时,走路比较平稳。宝宝走路也有个体差异,部分宝宝走路较早,部分宝宝走路较晚,但只需与宝宝自身进行比较,只要每天进步,此年龄阶段稍微早0.5-1个月或晚0.5-1个月,均属于正常现象。
在五六个月之后就可以扶着站里,宝宝比较小站立的时间也不能够过长,因为时间过长也是会影响到宝宝的腿部发育情况,一般在6个月的时候宝宝是会坐,7~8个月的时候是会站,一般一岁的宝宝是会走路,有些孩子走路是比较早的,大概是在10个月到11个月的时候,也有些宝宝会走路的。
七个月的宝宝可以偶尔的站立几次,观察宝宝的退是否有力,不宜经常的练习站立的姿势即可,七个月的宝宝的骨骼还很软,经常的站立容易影响宝宝的脊柱发育,也容易引发宝宝的疲劳感,导致孩子有持续哭闹的现象,平时多给孩子按摩身体,适量的补钙。
两个多月的宝宝拉稀有很多原因造成,如果只是受冷受凉造成,不用特殊治疗。如果是消化不好,可以适当吃点妈咪爱试试,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单纯着一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给宝宝吃点益生菌,能调理肠胃,改善这个不良症状,促进宝宝消化吸收。
五个月的宝宝感知能力加强,开始对颜色与外界声音,还有一些新鲜的玩具、物品感兴趣了,可以引导宝宝主动去抓去握一些玩具,同时可以指着什么物品,说什么与宝宝听。
1、可以买摇铃来给宝宝玩,可以听声音,也可以让宝宝抓握,也可以用一些有声音的玩具,让宝宝找声音来源;
2、可以用一些环保的小动物玩具、球等引导宝宝翻身,主要是由仰卧位转为侧卧位,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
3、可以教宝宝指认玩具、五官或其它的简单的物品,也可以教宝宝,指认亲人;
4、再给宝宝玩玩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给尖锐的过小的东西,以免误吞。玩具也要定期消毒,以免细菌入口。
孩子自己尝试扶站,可以让孩子体验尝试一下的。尽量引导孩子爬行。
对于8个月宝宝的宝宝来说,最好的锻炼是爬行。
因为这个月龄的宝宝腿部力量还比较薄弱,长期的站立会影响到孩子的腿部的骨骼发育。
但是爬行是会锻炼到孩子的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增强上下肢的力量。
而且,爬行时候的视野范围跟站立的时候很不同,也会刺激到孩子的视觉发展的。
如果太早让孩子站立,学习走路。无形中就浪费了孩子可以锻炼到手臂力量,上下肢协调的机会了。
当幼儿学习扶站时,可以通过儿歌来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一首适合的儿歌是《小兔子乖乖》,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动听。在唱歌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扶站,如“小兔子乖乖,把手举起来,一二三四,扶站真轻松”。这样的儿歌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扶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5个多月的宝宝总是爱抿下嘴唇,要观察一下宝宝嘴唇是否破皮,是否有痒感或者疼痛,也要看看宝宝嘴唇是不是发干,给宝宝适量多喝点白开水,也可以喝点新鲜果汁。也有可能宝宝就是太过无聊,想吸允东西,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处理,也不必担心。
宝宝爱睡觉是正常的,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身体正处于猛涨期,经常睡觉,还可能帮助宝宝成长,一般三个月的宝宝,睡觉时间可能高达18小时左右,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所以睡觉时间会多一些,平时注意不要睡眠颠倒就行,尽量要让白天少睡,晚上多睡。
相关文章
精选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