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育儿吧!

育儿吧首页|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分娩

生娃时被侧切有多可怕?附侧切后的护理更重要

时间:2023-06-11 16:03:30 编辑:可桃

  “躲过了剖宫产的一刀,没想到顺产还是挨了刀。”很多顺产的妞儿几乎都被侧切了。没生过的孕妈妈一听说“侧切”二字都有些哆嗦,那侧切真有那么可怕吗?

  生娃时一心想着不管什么方法,卸货最重要,生完后就开始纠结了,侧切会不会漏尿啊?会不会性生活不和谐啊?


  侧切不会影响产后啪啪啪

  首先,侧切是由于胎头较大在通过狭小的会阴时,会造成会阴撕裂,给母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避免会阴的损伤,在接生时会采取“会阴侧切”的方法,使会阴形成整齐的伤口,便于缝合,便于愈合,将分娩带给母亲的伤害降到最低。

  会阴侧切伤口愈合后,阴道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弹性,对日后性生活一般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妈妈们,正常情况下,会阴侧切的伤口会在一周内愈合,外缝合需要拆线的可以在产后3-5天拆线,更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产后啪啪啪注意事项

  1、 首次性生活时,丈夫动作要轻柔,一旦恢复夫妻生活或性生活结束后发现阴道出血,应立即就诊。

  2、做好避孕,严防意外宝宝。产后就算月经未来,但是你已经开始排卵咯,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3、会阴切口的伤口一般需7天才能愈合,并将缝线拆除,但深部肌层、筋膜需6-8周才能得以修复。因此产后性生活的时间也会影响伤口,最少6周后才可和老公重温房事哦~

  侧切会产生尿失禁吗

  顺产的妈妈一般比剖腹产的妈妈发生尿失禁现象的多。因为顺产的时候,宝宝经过产道时会对尿道造成挤压,再加上怀孕的时候胎宝宝对盆腔的压迫等,都是发生尿失禁的原因,跟侧切没啥关系。

  针对尿失禁这个问题,咱产后可以有意识地去做盆底肌康复训练(自己在家做即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小便的时候,尿上一般停顿一下,然后再接着尿完。

  因此,是否需要侧切,医生会根据咱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当救死扶伤成为一种本能,人在手术台上是没时间去想靠侧切多赚点钱的事情的。他那个时候就是想着怎样更好地接生。

  哪些情况需要被“侧切”?

  在顺产过程中,造成会阴撕裂的比例其实并不高,绝大多数女性都可以在不侧切的情况下自主顺利分娩。那么,哪些情况需要被“侧切”呢?

  1、初产头位分娩时会阴较紧、会阴体长、组织硬韧或发育不良、炎症、水肿或遇急产时会阴未能充分扩张,估计胎头娩出时将发生Ⅱ度以上裂伤者。

  2、各种原因所致头盆不称。

  3、经产妇曾作会阴切开缝合,或修补后瘢痕大,影响会阴扩展者。

  4、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器助产或初产臀位经阴道分娩者。

  5、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胎儿宫内窘迫需减轻胎头受压并尽早娩出者。

  6、产妇患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疾病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其实侧切手术不可怕:

  1、手术前会打局部麻醉,所以有些产妇反映没有感觉到就挨了一刀,侧切一般都是在宫缩阵痛高峰期瞬间完成的,所以说一般不会很疼,除非你个人体质对麻醉药有抵抗。

  2、缝合过程需要大约20分钟,缝合过程一般麻醉药效果还在,一般使用肠线缝合,疼痛感不是很强,建议缝合过程中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就不会因为紧张加剧手术疼痛感。

  如何避免侧切?

  医生决定采用侧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为了避免产妇的会阴撕裂。在这一点上,国外妈妈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孕期适当运动,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和会阴部的组织伸展性,为分娩做准备。精油按摩和专业指导下的盆底训练,比如夹球训练等,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另外还可锻炼括约肌:绷紧阴道和肛门的肌肉,每天差不多做200次,每次8--10秒。也可以试着在小便的时候收缩肌肉,停一下。

  但最最重要的是,分娩时对助产士和医生的信任,以及积极的配合。“双向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侧切了怎么护理?

  因为阴道附近供血充足,一般不严重的侧切或者撕裂伤口,只要没有被细菌感染,一周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就长好了。

  伤口没长好之前,可以这样护理:

  1、术后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对伤口进行冷敷,减少不适感。

  2、术后24小时后,采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温度的清水(煮开过的水放温凉)进行盆浴,擦干后涂上碘伏。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果不小心弄湿,需要立即擦干,并涂上碘伏。

  4、每次解完大小便后,一定要清洁会阴部,保持干净,擦干后再涂碘伏。

  5、多吃纤维质多的新鲜蔬果,减少便秘,大便时避免用力过猛。

  6、伤口恢复时会有刺痒,千万不要手抓止痒。

  7、勤换恶露的卫生巾和护理垫,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省,定时更换卫生棉垫,是必要的方式。

  8、伤口如果出现了局部的红、肿、热、开裂等现象,或出现脓液、异味,或者全身发烧(即使你的伤口看上去很好)等,请果断就医。

猜你喜欢

反馈